美国男子承认掰断并偷走兵马俑手指-全球聚焦

来源:腾阅网时间:2023-04-07 10:29:36

6年前,在美国费城富兰克林科学博物馆展出的兵马俑被一名24岁的美国男子掰断并盗走了兵马俑的左手手指,近日,美国男子承认掰断并偷走兵马俑手指,下面大家就和腾阅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美国男子承认掰断并偷走兵马俑手指,兵马俑是怎么制作的。

美国男子承认掰断并偷走兵马俑手指


(资料图)

6年前一度在中美两国间都引发极大关注的“在美展出兵马俑拇指被盗案”,在第一次起诉无效后,第二次起诉又因新冠大流行推迟至今,终于即将迎来结果。

据《华盛顿邮报》《纽约邮报》等美媒当地时间6日报道,涉嫌掰断并偷走兵马俑拇指的美国男子迈克尔·罗哈纳(Michael Rohana)现已认罪。

但报道称,由于罗哈纳与检方达成认罪协议,检方撤销了刑期高达30年的严重指控“盗窃和藏匿博物馆文物”,取而代之的是另一项最高只需服刑2年和罚款2万美元的较轻指控“跨州贩运文物”。

据美媒报道,该案在2019年第一次审判时因陪审团意见不一而宣判判决无效,美国联邦检察官随后宣布申请重新审理。而由于美国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及中方专家因时任特朗普政府的中国游客入境限制无法赴美作证,原定于2020年2月进行的重审又一再推迟。

如今距离2017年事发时已过去6年,美媒称一份于上周提交的法庭文件显示,涉案美国男子罗哈纳已与检方达成认罪协议,同意承认“在州际贸易中贩运考古资源”的指控,并将于本月17日在费城联邦法院出庭接受判决。

《华盛顿邮报》指出,“跨州贩运”最高可判处2年监禁和2万美元罚款,罪责程度远轻于检方最初提出的“盗窃和藏匿博物馆文物”指控,后者若罪名成立或将面临长达30年的监禁。

致力于现当代艺术展品的线上杂志“Widewalls”对此直言,“这一判决相较于30年刑期是一个巨大削减。”

据早前报道,2017年9月至2018年3月,中国陕西省文物交流中心与美国费城富兰克林科学博物馆合作举办的《兵马俑:秦始皇帝的永恒守卫》展览在美国展出。

展览期间,12月21日,美国特拉华州一24岁男子迈克尔·罗哈纳在圣诞节派对后,偷偷溜进已经闭馆的博物馆展厅,掰断并盗走了正在展出中的“骑兵俑”左手拇指,还在黑暗中与兵马俑合影。

博物馆事后报警,美国联邦调查局抓获犯罪嫌疑人,追回被盗拇指。罗哈纳对此供认不讳,称自己犯了错,“我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想的,就这么发生了。”

展览中方举办单位陕西省文物交流中心随后发声,表示在40多年来超过260次的文物外展中,如此恶性的事件真是“前所未有”。

而且受损的兵俑是当时数千个中少有的被完全复原的兵俑之一,保价高达450万美元(当时约合人民币3108万元)。被损坏的兵马俑拇指是在出土时断裂的,经修复后赴美参展,掰断处正是修复处。

2018年4月,受损兵马俑及同批次的一百余件(组)参展文物全部回国,相关部门根据国家文物局审批后的修复方案进行修复。

陕西省文物交流中心还称将依法启动追究民事责任部分,并依照《展览协议书》进行经济索赔,其中法院判决书将成为索赔谈判的重要依据。

“手指事件”后,富兰克林科学博物馆及费城市政府均正式致函道歉。我方对损坏文物的行径提出强烈谴责,要求美方就此事做出书面说明,并严惩“肇事者”。

同年3月,美国司法部检方以盗窃、藏匿、跨州运输艺术品三项罪名对罗哈纳提起公诉。经过两次延期,费城东区法院于2019年4月1日至5日对该案进行了为期5天的审理。

检方组织并安排了近30位相关证人现场出庭作证,其中包括陕西省文物交流中心派出的三名人员。审理期间,中方证人对受损兵马俑的真实性、完整性、历史艺术价值做出了详细陈述。

首次庭审也曝光出更多细节,包括博物馆外包安保存在漏洞、在事发两周后才发现兵马俑手指被折断等。被告辩护律师还辩称,此次事件只是罗哈纳醉酒后一个“无心的过错”。

4月8日至9日,陪审团对案件进行讨论。12位陪审团成员认为该件文物为考古发掘出土文物,无市场交易价格,因此对兵马俑受损部位的价值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最终由于检方和辩方分歧较大,法院判决审判无效,宣布解散陪审团。

7月,美国联邦检察官宣布将再以“盗窃和藏匿文物”的罪名起诉罗哈纳,但原定于2020年2月的重审因疫情等原因一再推迟至今。检察官威廉·M·麦克斯温(William M. McSwain)表示,“毁坏无价文物的行为不可容忍,兵马俑保存了2000年,却在费城受损,让这座城市蒙羞。”

兵马俑是怎么制作的

从1974年发现至今,经过近50年的发掘、修复、研究,秦俑考古专家已明确,浩浩荡荡军阵中的兵俑,采用泥条盘筑法先塑型,借助模塑结合的工艺,完成兵俑制作。

而兵俑的头和双手单独做,精雕细琢后,再把双手插接进袖口、把头插接入领口。由于头部同样是先做大型,再对五官进行细致雕刻,因此呈现千人千面。

结合第三次考古发掘发现的种种现象,现在考古专家认为,陶俑的双臂也是单独制作,等陶俑躯干二次覆细泥,包括铠甲在内的细部雕饰完成后,再将双臂粘接上去,秦俑的制作程序进一步得到明确。

得益于“物勒工名”制度,现代人得以在文物本体上发现制作者的名字,由物见人洞察历史。

据介绍,早在1978年一号坑发掘时,就清理出20多件带有铭文的青铜兵器。这件青铜戈,正面刻有“三年相邦吕不韦造,寺工詟,丞义、工窎”,考古专家研究认为,其含义是秦王嬴政三年,由丞相吕不韦最高督造。窎,就是制作这件兵器的工匠名字。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研究馆员申茂盛介绍,在发掘当中他们发现,“物勒工名”制度根据不同的用途,有灵活性的一面。在他看来,不同工匠制作的兵俑,在工艺上也存在差异。

残破兵马俑如何拼接修复?

拼接修复残破兵俑,首先要按照人体部位将兵俑碎片有序摆放,之后进行“试拼”,如果发现缺少部件,通常要暂停下来返回发掘现场反复寻找。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研究馆员兰德省介绍,在他26年的陶俑修复生涯中,许多陶俑拼接了一两年,由于部件残缺,只能暂时停止,而找齐缺件甚至要等上三四年。三四名修复师协作,如果幸运,拼好一件秦俑,平均耗时1至3个月。

据介绍,秦陵博物院文保部有几十人,同时在处理院外文物,秦俑二号坑、百戏俑坑、陵西大墓出土的文物,以及一号坑第三次发掘的兵马俑,他们的任务是每年修复兵马俑十几件。作为秦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的修复负责人,兰德省带领团队,已成功修复此次发掘中出土的兵马俑130余件。

标签:

图文推荐

热门文字

标签

精彩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