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考官如何防止考场作弊?有一方法现在仍沿用,古人实在是厉害|环球滚动

来源:三读说史时间:2023-03-06 10:46:17


【资料图】

古人有“鲤鱼跃龙门”的说法,说的是平常老百姓,在成功通过科举考试以后,便能够取得做官的资格,从此身份地位大不一样,是实实在在的阶级跃升,同时也是社会对于自己才学的认可,所以唐朝诗人孟郊尽管很早就已经诗名满天下,但是在四十六岁考中进士的时候,依然会那么兴奋地写下“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从此人生气象大不相同。

也正是因为成功通过科举考试以后,能够有这么大的好处,所以大多数人都开始“十年寒窗苦读书”,向往着有朝一日能够“金榜题名天下知”,然而这个难度实在是太大了,而且收获还无法确定,于是有人就动起了歪脑筋,想要通过作弊的方式蒙混过关。 古人们对于作弊自然也是严厉制止的,只是那一个年代并没有金属检测与扫描仪这样的高科技工具,古代的考官们应该如何才能够防止考场作弊呢?正所谓实践出真知,在众多的实践中考生们摸索出了众多的作弊方法,而考官们也总结出了种种的应对方法,甚至于有一个方法现在仍然沿用。 首先是“点名识认”,这是为了确认参加考试者确实是本人,我们今天可以通过身份证与准考证上的照片来判断,但是古时候可没有拍照技术,开始的时候只能通过一些容貌特征去鉴别,但这就给人们钻空子带来了很多的机会,有人直接作为“抢手”替考。 于是清朝开始便实行“点名识认”这一制度,具体方法便是在进入考场之前,考生需要有盖有官印的“识认官印结”,也就是由担保人给他做了担保的文书,在入场之前需要由这个担保人进行确认,算得上是一种非常原始的“人脸主动识别技术”。 其次是“搜检”,这个就是防止考生带着考试资料进入考场,搜检的时候非常严格,连内裤内衣也要搜索一番,后来康熙皇帝甚至还给考生们的衣服、鞋袜、所携带的工具都做了极为详细的规定,连双层的衣服都不准穿,甚至连考生带入场的馒头也要切开看一下。

最后是“糊名”,这是为了防止考生与考官串通起来作弊,所以就在考生的试卷上,将关于考生的信息全都给遮起来,以防止考官认出来与自己有关系的人,从而因此作弊。当年欧阳修担任主考官的时候,看到苏轼的试卷觉得实在是非常好,有心想要将其录取为第一名,但也是因为这个“糊名制度”,所以他误认为这是自己的弟子曾巩的文章,于是为了避嫌而将其录取为第二名,可见“糊名”之严。 “糊名”这个方法现在仍然被沿用,不过没有古时候那么繁琐,而是在试卷上直接打印出密封线,并且规定“密封线内不能作答”,等到收卷的时候,便根据这个密封线而遮住考生们的姓名信息。这种方法延续多年,依然被使用,可见古人实在是厉害。对此,你怎么看呢?

标签: 科举考试 十年寒窗 实践出真知

图文推荐

热门文字

标签

精彩赏析